红木家具软件与大众分享红木家具所肩负的时代文化责任。红木家具是中国自主本土的、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,始于明朝,兴盛于明朝,历明入清,沿袭传统,发展完善,风格衍变绚丽而繁缛,但明清家具风格一脉相承,所用木材木质细密坚硬,纹理清细,手感柔和香醇,精于雕凿而不变形,耐磨坚固而久用。在明代开始被广泛用在生活家居,开创了中国家具设计走向黄金时代。传统家具是艺术品,而非用具而已。在当今的中国,物欲横流、西进东渐我们所能看到的,中国的家具文化只是从博物馆、书本上寻找到它的真容。
由于禁止砍伐森林资源,木材的来源枯竭,引以自豪的红木家具遭遇尴尬,发展缓慢。中国的红木家具生产厂家,主要以仿明清家具样式制作,在淋漓满目的家具中享有尊容华贵的象征。原材料的短缺,固然是制约红木家具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,但丝毫没有减缓人们对红木家具的向往,只是红木的概念模糊而已。人类之所以和其他动物有区别,是因为人类除了物质的占有欲之外,还有精神生活的诉求。红木家具凝聚和承载了一个家族一代人的文化情怀。
明朝的家具工匠师傅,已经精通木质研究,就把木质材料的特性发挥到极致,创作的家具,简约时尚,别致一格,家具设计令人称道,风靡神州,乃至影响到18世纪的欧洲家具设计,令欧洲人趋之若骛。可见,当时中国的文明程度之先进令欧洲人折服。明朝之后有靠背的椅子得到普及,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百姓生活,是当时最舒适最时尚的家具,到清朝得到发展与进步,但时至今日,这些舒适程度、文化品质不但受到了挑战,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完全被时代新语汇所替代。
尽管如此,红木家具的概念并没有消失,自古以来红木家具的地位有增无减。原来的红木家具,历经几个世纪后的今天,家具上附加的文化因素越多,花钱买它的人对它的迷恋就越疯狂。现代的中国呼唤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,所以红木家具文化的精华,对于当今中国的和平崛起,依然是先进的,并没有落后过时。红木家具没有因时代的变化而退出江湖,红木的社会影响力因时代的发展得到良性的进步。
当今红木家具企业要发展壮大,企业自主创新、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和企业团队的凝聚力,是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的源泉,是品牌生命的延续。时代中国在发生巨变:国家繁荣昌盛,人民生活富裕,家具选择相当考究,个性化、时尚、健康环保、高品质等等符号进入人们的视野,家具正由过去的用具转变为既是用具也是装饰艺术品。人们追求家具档次也逐步提升,由原来夹板材家具,布艺家具,混合型家具上升到现代红木家具,甚至升华到红木古典仿真家具。家具是后建筑空间的装饰。因此红木家具特别是用名贵木材生产的高品位艺术家具,已成为新一代贵族追捧对象,一方面高品位家具能给人美的享受,精神上的满足,艺术上的娱乐同时,也增添家具作为财富的升值空间和文化品味。
当前,中国人应当合理利用好红木这一稀有资源,使之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家具文化的代表的同时,在新的历史时期,赋予红木家具复兴新的文化意义。在继承传统方面,认清传统与历史之间共存的美学价值。工艺制作应当发挥到极致,做得更加地道,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,延续红木家具的使用生命和保值增值空间。在创新方面,传统、模仿与创新之间,有时候很难划分界限,要潜心研究,吸取和分解传统红木家具造型设计元素,创造新形态新概念,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,力求整体与细节设计优美。在服务方面,要发扬服务是品牌价值与地位的延伸作用,通过一整套服务措施,比如:每件家具以烙印方式打上自己品牌的出厂地,配有出品的等级、标准乃至公证书,加以售前、售中、售后的相关跟踪和反馈,建立好二手红木家具交易体系和用户信息档案等,打造品牌的社会认知度,离不开一流的品质和信誉,也离不开一流的管理、服务,品牌与企业共进退。
红木家具的传承与发展,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,中国自古就有“以玉载德、厚德载物”的传统,睹物思情,红木家具早已超越了单纯实用的功效,而是负载了更深、更大、更美的文化内涵,红木家具复兴,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责任。